|
|
已閱:3104 2014-03-07 8:38:34 |
一個企業做得好與不好,怎樣來評判?省政協委員、宜興市工業設備安裝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蔣東良1976年創辦企業至今,十一度獲得中國建筑工程最高獎——魯班獎。可在他眼中,企業發展除靠自身外,政府的引導不可或缺。政府在加大力度扶持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建立起一個評判企業好與不好的標準在蔣東良看來十分有必要。 在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開幕式上,省委書記羅志軍講話中提到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上來,努力追求實實在在、沒有水分、不留后遺癥的增長的一席話讓蔣東良感觸頗深。他說,作為一名企業家,首先要回答自己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要辦企業?怎么辦企業?怎么辦好企業?他認為,企業大小與成功并不一定成正比,但企業辦得好與不好,僅靠市場來評判還不夠,政府更應該制定一個“好企業”標準,讓更多的企業能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政府給企業制定評判標準應該從五個方面來考慮。”蔣東良直言不諱地表示,作為企業應該從之前的追求數量經濟向質量和效益經濟轉變,而政府制定“好企業”標準則應該從稅收、就業、質量、可持續發展和承擔的社會責任等方面來考慮。在他看來,衡量一個企業好與不好,稅收最能說明問題,企業所得稅的納稅情況直接可以反映企業效益的好壞。解決就業同樣是評判一個企業好與不好的重要標準,解決就業要從以前的僅解決就業數量拓寬到就業環境、就業技能的轉變。質量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之道,除了企業要生產出優質產品外,服務質量同樣不可忽視。企業加大對科技投入的力度是企業持久發展的動力之本,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也是判定一個企業好與不好的關鍵所在。企業發展之后,有沒有現代企業的社會責任觀同樣應納入到評判標準之中。 發展混合制經濟也是蔣東良關心的熱點。他說,混合制經濟最大的特點在于優勢互補。在人才的培訓和培養上,國有企業有一套規范的體制機制,值得民營企業學習;同時民營企業在市場開拓、靈活發展等方面也具有一定優勢,這樣的靈活思維注入國有企業,也會助推其改革。(尹暉) |
『關閉本窗口』 |
Copyright (c) 2005-2025 www.kngzk.c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權所有 宜安控股江蘇建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