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史春楊
2014-02-23 09:21:42來源:無錫日報
記者近日從宜興市金融辦了解到,在2001年由宜興市、鎮兩級財政籌集資金在每個鄉鎮都建立了一個農戶貸款擔保基金,2006年,宜興市財政局又撥專款成立一個市級的農業貸款擔保專項基金。不過這兩類針對農民的擔保基金隨后都停止了運作。然而,由當地企業家出資成立的“農民致富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卻一枝獨秀。據介紹,該擔保基金擔保的20多例項目,每一個都表現良好。該擔保基金項目是如何成功運作,日前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訪。
■企業家出資成立“擔保基金”為養殖戶解憂
在宜興楊巷鎮皇新村,村口向南約兩里地,大片的農田中間有一個600多畝的養豬場。養豬場的主人叫吳洪林,原來這個豬場起初只有10來畝的面積,要問豬場發展到今天有什么秘訣的話,他說首先得感謝一個擔保基金——由當地企業家蔣東良出資成立的“農民致富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基金每年都為其免費擔保從銀行借貸。
“直接從銀行借貸沒有抵押資產,小貸公司利息高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找擔保公司擔保卻被要求另外找企業來‘反擔保’……”2007年時吳洪林常常為融資難題而絞盡腦汁。這個三十出頭的農家小伙一心想要引進優良種豬,改變太湖豬毛皮厚、瘦肉率低、養殖周期長造成養豬戶效益不高現狀。
就在吳洪林為資金犯愁的時候,楊巷當地剛剛成立的一個擔保基金,免費為農民解決擔保難題。“當時我們楊巷鎮黃家村走出去的企業家蔣東良出資200萬元與宜興農商行簽訂協議,設立了‘農民致富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免費為創業的農民提供擔保。”楊巷鎮政府工作人員羅杰說。
■考察項目如何運作后擔保基金提供支持
當吳洪林想申請“農民致富小額貸款擔保基金”時,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基金對申請的項目和申請人都要進行考察,通過了才能獲得免費擔保。在詳細告知了項目的計劃后,吳洪林還帶著蔣東良來到豬場實地看了看。沒有幾天,他被通知可以到宜興農商行申請貸款了,他通過擔保基金貸到了70萬元,執行基準利率。利用這一筆貸款,吳洪林把30來平方米的一個個小圈改成了500平方米左右的大圈;引進發酵床技術,營造一個發酵菌族集聚的微生態環境,大量有益菌進入豬的體內,按照細菌占位原理,有害菌和病原菌則無法在豬的體內存活,避免豬生病而使用抗生素,實現生態養殖。
“我的養殖場并不是簡單地重復擴建,而是在技術改革的基礎上保持適度擴大規模。”吳洪林說,由于第一年按時還清了貸款,所以至今每年都可以獲得免費的擔保。
與吳洪林一樣,從事小番茄種植的楊杰也在創業的節骨眼上獲得免費擔保,通過擔保基金從銀行借到了30萬元貸款,現在楊杰有底氣花上百萬元從美國引進優良的小番茄品種,他的目標是在幾百畝塑料大棚里為楊巷培育叫得響的小番茄品牌,這也是蔣東良對他的期望,“通過品牌效應帶動當地的農民致富”。
■防止資金被違規使用企業家最有發言權
2007年以來,在楊巷當地養豬的吳洪林、種植蔬菜的楊杰、養殖螃蟹的毛婷和養魚的張少東等創業青年都獲得免費擔保順利從農商行借到貸款。“擔保的項目雖然總共只有20多例,但是每一個項目都運作良好,沒有一筆不良貸款。”蔣東良說。“由政府主導成立的這兩類擔保基金與‘農民致富小額貸款擔保基金’相比,額度上限的太死,不夠靈活,無法滿足一些項目的資金需求;對一些項目進行擔保后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容易產生擔保貸款被投資到別的領域,相關項目盲目擴大,擔保風險隨之增加,很難長久地存活下去。”宜興農商行相關人士分析。目前在宜興,“農民致富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可以說是一枝獨秀。
針對農村地區的金融支農面偏窄,信貸品種還比較單一的現狀,宜興金融部門正在培育和規范多元化的信用主體,引導社會資源,積極發展農村互助擔保組織,盡力擴大支農金融總量。宜興金融部門相關人士說,社會資源具有獨特的優勢,像蔣東良成立的這個擔保基金,既發揮了社會效益也兼顧了商業風險,有效解決了對貸款申請人的選擇和監督問題,“畢竟什么樣的項目有潛力企業家們最有發言權,怎么樣防止資金被違規使用他們也很有辦法”。
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4-02/23/content_375093.htm
http://www.wxrb.com/node/kandian/2014-2-23/EE2KA292E54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