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東良
過去成功,不代表現在成功,更不代表未來能成功。用過去成功的經驗,指導現在的自己走向未來未必合適,必須要理念創新、思維創新,更要改變固有習性,不斷學習,學會變中尋機。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布局是關鍵!要進一步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知行合一,不負眾望,做政治上有方向、發展上有本事、責任上有擔當、文化上有內涵的新時代企業家,引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當今這個變局時代,我們如何破局?當前的產業變革、生活方式變化等等,變是常態,環境的變化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有的思維,要打破固有思維的習性很艱難。弱者拒絕變化,強者迎接挑戰。過去成功,不代表現在成功,更不代表未來能成功。用過去成功的經驗,指導現在的自己走向未來未必合適,必須要理念創新、思維創新,更要改變固有習性,不斷學習,學會變中尋機。一定要通過思維創新,實現從線性思維向結構性思維的轉變,用動態思維、循環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來提升破局能力。
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布局是關鍵!要進一步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知行合一,不負眾望,做政治上有方向、發展上有本事、責任上有擔當、文化上有內涵的新時代企業家,引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政治上有方向。當前,我們能看到部分民營企業存在虛胖、盲目、跑偏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價值觀危機。價值觀危機會導致精神上的“缺鈣”。如何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關鍵是要將企業發展的價值觀植根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中,用核心價值觀的多維向度來考量和約束自身,這樣在面臨關鍵抉擇的時候,才能登高望遠,才不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發展上有本事。過去民營企業的發展多依靠人口紅利、政策紅利和資本紅利,通過信息和成本差來賺錢,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較少,舊的發展模式必然不可持續。芯片領域“卡脖子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雖然相比四十年前我們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許多領域,我們的企業研發能力距離國際水平差距較大,加快轉型刻不容緩!廣大民營企業家應該充分結合自身特點,利用好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產業工具,勵精圖治、內外兼修,在思維方式、發展理念、增長模式、技術創新上能有所建樹,特別是要結合產業發展在碳達峰、碳中和中出“彩頭”,修煉出不懼任何競爭的“真本事”。
責任上有擔當。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是要通過企業的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福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最根本最基礎的一條,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企業,只有企業發展好了,才能真正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福祉。向國家多交稅,依法經營、照章納稅是企業的基本責任;為社會多解決就業,充分尊重和切實維護員工合法權益;今天的發展不能透支明天的資源,促進產業從“彩色GDP”向“綠色GDP”轉型;為共同富裕多辦實事,推動傳統的“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發展轉變。
文化上有內涵。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現在企業管理當中有一個概念就是 “企業公民”。我們個人作為自然人是一個公民,企業作為法人同樣也是一個公民。公民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要求,同樣可以作為衡量一個“企業公民”是否合格的標尺。所以,民營企業作為 “企業公民”需要把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和日常的商業運作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
(作者系江蘇省工商聯副主席、宜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原文鏈接:http://szb.wxrb.com/content/202106/29/content_87970.html